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与“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能科”)以“科技引领、装备强国”为使命,深耕能源化工与海工装备领域二十余载。从攻克“卡脖子”技术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屏障,到扬帆 “一带一路”输出中国装备方案,再到叩响北交所大门借力资本加速升级,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以创新为笔、资本为墨,书写中国高端能源装备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隐形冠军守根基:装备硬核实力护航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保障能源供应链安全”。长江能科以高度的战略自觉,在能源化工专用设备领域精耕细作,持续守护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实的装备保障。
公司主打产品覆盖电脱设备、分离设备、换热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氢能设备等,广泛服务于油气田开发、炼油化工、清洁能源等关键领域。凭借技术积淀与全流程服务能力,长江能科不仅稳居国内电脱设备市场占有率榜首,更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截至 2024 年底,国内 36 家千万吨级炼厂中有 35 家采用其电脱设备,市场占有率高达 48.52%,堪称该领域的 “隐形冠军”。
近年来,公司硬核实力持续彰显:为中石化塔河炼化打造的电脱盐改造项目,成功破解重质稠油高含盐加工难题,显著提升原油利用效率。为北方华锦项目制造的三台超大型电脱盐设备,单台长度达66米、直径5.8米,刷新了国内同类设备纪录。这些项目不仅彰显了公司在超大型装备制造领域的卓越硬实力,更是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实践。近年来,面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家对能源装备自主可控的要求不断提高。长江能科主动对接国家能源局、中国石油集团等机构,参与多项能源安全重大课题研究,在智能控制、节能降耗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研发的智能电脱系统实现在线监测与远程控制,大幅降低人工干预频率,同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成为支撑国家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
扬帆出海拓版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装备名片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搭建了广阔舞台,长江能科以技术为桥、服务为纽带,在全球能源市场烙下“中国印记”。从中亚的极寒之地到中东的高温海域,公司将高端装备与技术服务输送至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企国际合作的典范。
海外布局再提速: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电脱盐系统成功进驻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克套沥青厂扩产改造项目,助力当地实现沥青自主化生产,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新亮点;董事长刘建春率队赴阿联酋对接阿联酋海洋疏浚公司(NMDC)、国际能源工程巨头塞班(SAIPEM)等国际巨头,推动智能装备与氢能领域合作;亮相伊拉克石油天然气展会,核心技术吸引中东客户密集关注,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7月,为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海嘉(Hail & Ghasha)海上项目定制的电脱盐成套设备启运,该设备对当地高温、高盐、高腐蚀环境,采用耐腐蚀合金材料和智能控制系统,彰显中国海工装备的定制化实力。
“走出去”更要“扎下去”,长江能科在中东、中亚等重点区域构建长期合作伙伴网络,派驻技术团队驻守服务:哈萨克斯坦项目中,中哈联合团队在零下20℃极寒考验下创新研发低温密封检测方案,将调试效率提升40%,用专业服务赢得国际认可。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技术与全球规则接轨,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可信”。
技术突围破封锁:国产化替代的二十余年攻坚路
自完成国内首台套电脱盐设备国产化以来,长江能科用二十余年坚守,打破海外技术垄断,成为关键装备自主可控的“破冰者”过去,国内海上油气平台高压静电分离设备几乎全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昂,更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如今,公司累计交付超2500套电脱水、电脱盐等设备,全面服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字头项目,彻底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打造的国内首制88K VLGC(超大型气体船)300m³甲板罐项目,标志着中国LPG运输船产业链自主化迈入新阶段。该项目攻克56项CCS认证焊接工艺,327组疲劳试验数据突破百万次循环载荷极限,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这一突破背后,是公司成熟的研发体系支撑——从市场调研到方案论证、样机试制再到应用反馈,形成“需求-研发-迭代”的闭环,让技术创新始终紧贴产业需求。
北交所启航:资本赋能迈向国际征程
与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高度契合,长江能科的上市之路蹄疾步稳:2024年12月递交申请, 2025年7月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9月5日获证监会注册批复,即将于10月16日正式登陆北交所。这一进程不仅彰显了公司的综合实力,更为其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注入资本活水。
根据规划,公司拟募集资金投向“年产1500吨重型特种材料设备及4500吨海陆油气工程装备项目建设项目”。项目投产后,将大幅提升海工装备与能源化工专用设备产能,强化核心技术转化能力。借助上市融资,公司将重点推进三大升级:在研发端,加大智能制造、绿色能源装备投入,组建跨学科技术团队攻坚海工、氢能等新兴领域;在生产端,推动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提升产品一致性与生产效率;在服务端,计划在中东、东南亚设立海外服务中心和备件基地,缩短响应时间,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02%,为上市后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募投项目落地和产能释放,长江能科正从“国内领先”向“国际一流”加速跨越-----既为国家能源筑牢装备防线,也为资本市场贡献优质投资标的。
从车间里的匠心打磨到国际市场的技术博弈,从突破垄断的自主创新到资本赋能的全新征程,长江能科的每一步都踩准了国家能源发展的节奏。北交所的钟声,是新起点的号角:这家锻造能源装备 “中国芯” 的企业,终将在全球能源舞台上书写更耀眼的 “中国答卷”。